透过案例看电脑维修标准化收费

发布时间:2017-01-23 查看:1537 标签: 电脑维修

在中国历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,服务不好收钱。比方说吧,去医院看病,挂号费5元,药费可能上千。是药品真那么值钱吗?其实谁知道知道不是。除了部分 腐败因素外,还有一个医生病人都心知肚明的原因,药上挣来的钱,要补贴给医生。这个现象反过来,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,在中国,医生诊断病情之类的服务 ,是不好明着收费的。换句话说,你要是光看病,不开药,那医院可就要惨了。所以,现在很多医院,开始想其他的办法,就是找一些看起来很昂贵的仪器作检 测,小小的感冒了也要检测下。之所以费这个劲,原因还是在“服务不好收费”的基础上。 不光是医疗行业如此,维修行业实际上也是如此。如果没有更换零配件,维修店不好意思向用户收费。于是,很多维修店就开始想其他办法,没有故障器件 ,想办法也要制造故障器件。甚至把原装配件给拆下来,换成差一些的配件,然后再向用户收费。 有人可能要问,这种潜规则为什么不能打破呢?为什么维修服务不能明码标价?其实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,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,长 年累月积压后,产生的一些妥协方案。可以这么说,潜规则本身并没错,错误的是,造成潜规则的经济和社会基础。 以电脑维修为例,为什么电脑维修服务不能明码标价呢?一方面,是源于中国百姓的固有思维,帮个忙也要收钱,未免显得小气。不过现在已经是商品社会 ,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没市场。但是,导致不能明码标价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。服务流程没有细化,也没有标准,收费收多少?怎么跟客户解释,都是个问题 。 前不久,罗工那里收到了一台故障机,其维修过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在整个维修过程中,确实很难说清楚维修费应该是多少。事实上,小编也不知道,最 后罗工维修店到底收了多少维修费。我们只是想借用这个案例,来说明维修行业标准化的难点,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。